前言

koa被认为是第二代web后端开发框架,相比于前代express而言,其最大的特色无疑就是解决了回调金字塔的问题,让异步的写法更加的简洁。在使用koa的过程中,其实一直比较好奇koa内部的实现机理。最近终于有空,比较深入的研究了一下koa一些原理,在这里会写一系列文章来记录一下我的学习心得和理解。

在我看来,koa最核心的函数是大名鼎鼎的co,koa正是基于这个函数实现了异步回调同步化,以及中间件流程控制。当然在这篇文章中我并不会去分析co源码,我打算在整个系列文章中,一步一步讲解如何实现koa中间件的流程控制原理,koa的异步回调同步写法实现原理,最后在理解这些的基础上,实现一个简单的类似co的函数。

本篇首先只谈一谈koa的中间件流程控制原理。

1. koa中间件执行流程

关于koa中间件如何执行,官网上有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,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,不过这里,我想把它修改的更简单一点:

var koa = require('koa');
var app = koa();
app.use(function*(next) {
console.log('begin middleware 1');
yield next;
console.log('end middleware 1');
});
app.use(function*(next) {
console.log('begin middleware 2');
yield next;
console.log('end middleware 2');
});
app.use(function*() {
console.log('middleware 3');
});
app.listen(3000);

运行这个例子,然后使用curl工具,运行:

curl http://localhost:3000

可以看到,运行之后,会输出:

begin middleware 1
begin middleware 2
middleware 3
end middleware 2
end middleware 1

这个例子非常形象的代表了koa的中间件执行机制,可以用下图的洋葱模型来形容:

通过这种执行流程,开发者可以非常方便的开发一些中间件,并且非常容易的整合到实际业务流程中。那么,这样的流程又是如何实现和控制的呢?

2. koa中的generator和compose

简单来说,洋葱模型的执行流程是通过es6中的generator来实现的。不熟悉generator的同学可以去看看其特性,其中一个就是generator函数可以像打断点一样从函数某个地方跳出,之后还可以再回来继续执行。下面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种特性:

var gen=function*(){
console.log('begin!');
//yield语句,在这里跳出,将控制权交给anotherfunc函数。
yield anotherfunc;
//下次回来时候从这里开始执行
console.log('end!');
}
var anotherfunc(){
console.log('this is another function!');
}
var g=gen();
var another=g.next(); //'begin!'
//another是一个对象,其中value成员就是返回的anotherfunc函数
another.value(); //'this is another function!'
g.next(); //'end!';

从这个简单例子中,可以看出洋葱模型最基本的一个雏形,即yield前后的语句最先和最后执行,yield中间的代码在中心执行。

现在设想一下,如果yield后面跟的函数本身就又是一个generator,会怎么样呢?其实就是从上面例子里面做一个引申:

var gen1=function*(){
console.log('begin!');
yield g2;
console.log('end!');
}
var gen2=function*(){
console.log('begin 2');
yield anotherfunc;
console.log('end 2');
}
var anotherfunc(){
console.log('this is another function!');
}
var g=gen();
var g2=gen2();
var another1=g.next(); //'begin!';
var another2=another1.value.next(); //'begin 2';
another2.value(); //'this is another function!';
another1.value.next(); //'end 2';
g.next(); //'end!';

可以看出,基本上是用上面的例子,再加一个嵌套而已,原理是一样的。

而在koa中,每个中间件generator都有一个next参数。在我们这个例子中,g2就可以看成是g函数的next参数。事实上,koa也确实是这样做的,当使用app.use()挂载了所有中间件之后,koa有一个koa-compose模块,用于将所有generator中间件串联起来,基本上就是将后一个generator赋给前一个generator的next参数。koa-compose的源码非常简单短小,下面是我自己实现的一个:

function compose(middlewares) {
return function(next) {
var i = middlewares.length;
var next = function*() {}();
while (i--) {
next = middlewares[i].call(this, next);
}
return next;
}
}

使用我们自己写的compose对上面一个例子改造,是的其更接近koa的形式:

function compose(middlewares) {
return function(next) {
var i = middlewares.length;
var next = function*() {}();
while (i--) {
next = middlewares[i].call(this, next);
}
return next;
}
}
var gen1=function*(next){
console.log('begin!');
yield next;
console.log('end!');
}
var gen2=function*(next){
console.log('begin 2');
yield next;
console.log('end 2');
}
var gen3=function*(next){
console.log('this is another function!');
}
var bundle=compose([gen1,gen2,gen3]);
var g=bundle();
var another1=g.next(); //'begin!';
var another2=another1.value.next(); //'begin 2';
another2.value.next(); //'this is another function!';
another1.value.next(); //'end 2';
g.next(); //'end!';

怎么样?是不是有一点koa中间件写法的感觉了呢?但是目前,我们还是一步一步手动的在执行我们这个洋葱模型,能否写一个函数,自动的来执行我们这个模型呢?

3. 让洋葱模型自动跑起来:一个run函数的编写

上面例子中,最后的代码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规律,基本就是外层的generator调用next方法把控制权交给内层,内层再继续调用next把方法交给更里面的一层。整个流程可以用一个函数嵌套的写法写出来。话不多说,直接上代码:

function run(gen) {
var g;
if (typeof gen.next === 'function') {
g = gen;
} else {
g = gen();
}
function next() {
var tmp = g.next();
//如果tmp.done为true,那么证明generator执行结束,返回。
if (tmp.done) {
return;
} else if (typeof g.next === 'function') {
run(tmp.value);
next();
}
}
next();
}
function compose(middlewares) {
return function(next) {
var i = middlewares.length;
var next = function*() {}();
while (i--) {
next = middlewares[i].call(this, next);
}
return next;
}
}
var gen1 = function*(next) {
console.log('begin!');
yield next;
console.log('end!');
}
var gen2 = function*(next) {
console.log('begin 2');
yield next;
console.log('end 2');
}
var gen3 = function*(next) {
console.log('this is another function!');
}
var bundle = compose([gen1, gen2, gen3]);
run(bundle);

run函数接受一个generator,其内部执行其实就是我们上一个例子的精简,使用递归的方法执行。运行这个例子,可以看到结果和我们上一个例子相同。

到此为止,我们就基本讲清楚了koa中的中间件洋葱模型是如何自动执行的。事实上,koa中使用的co函数,一部分功能就是实现我们这里编写的run函数的功能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这篇文章只注重分析中间件执行流程的实现,暂时并没有考虑异步回调同步化原理。下一篇文章中,我将带大家继续探析koa中异步回调同步化写法的机理。

这篇文章的代码可以在github上面找到:https://github.com/mly-zju/async-js-demo,其中process_control.js文件就是本篇的事例源码。

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,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,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Devmax。

深入解析koa之中间件流程控制的更多相关文章

  1. vitejs预构建理解及流程解析

   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介绍了vitejs预构建理解及流程解析,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鉴参考下,希望能够有所帮助,祝大家多多进步,早日升职加薪

  2. Koa项目搭建过程详细记录

   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Koa项目搭建过程详细记录,小编觉得挺不错的,现在分享给大家,也给大家做个参考。一起跟随小编过来看看吧

  3. 使用Selenium控制当前已经打开的chrome浏览器窗口

    有时通过selenium打开网站时,发现有些网站需要扫码登录,就很头疼,导致爬虫进展不下去,下面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关于使用Selenium控制当前已经打开的chrome浏览器窗口的相关资料,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

  4. 一文了解Python 流程控制

   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一文了解Python 流程控制,Python 中有while和for两种循环机制,其中while循环是条件循环,文章通过展开循环内容展开控制流程详情,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一下

  5. 深入koa-bodyparser原理解析

   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深入koa-bodyparser原理解析,小编觉得挺不错的,现在分享给大家,也给大家做个参考。一起跟随小编过来看看吧

  6. 浅谈Node.js之异步流控制

   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浅谈Node.js之异步流控制,小编觉得挺不错的,现在分享给大家,也给大家做个参考。一起跟随小编过来看看吧

  7. 傻瓜式解读koa中间件处理模块koa-compose的使用

   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傻瓜式解读koa中间件处理模块koa-compose的使用,小编觉得挺不错的,现在分享给大家,也给大家做个参考。一起跟随小编过来看看吧

  8. node.js 中间件express-session使用详解

    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了node.js中间件express-session使用的相关资料,文中介绍的非常详细,对大家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,需要的朋友们下面来一起看看吧。

  9. node中koa中间件机制详解

    本篇文章主要主要介绍了node中koa中间件机制详解,详细的介绍了koa和兼容问题,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,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

  10. redux功能强大的Middleware中间件使用学习

   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介绍了redux功能强大的Middleware中间件使用学习,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鉴参考下,希望能够有所帮助,祝大家多多进步,早日升职加薪

随机推荐

  1. Error: Cannot find module ‘node:util‘问题解决

    控制台 安装 Vue-Cli 最后一步出现 Error: Cannot find module 'node:util' 问题解决方案1.问题C:\Windows\System32>cnpm install -g @vue/cli@4.0.3internal/modules/cjs/loader.js:638 throw err; &nbs

  2. yarn的安装和使用(全网最详细)

    一、yarn的简介:Yarn是facebook发布的一款取代npm的包管理工具。二、yarn的特点:速度超快。Yarn 缓存了每个下载过的包,所以再次使用时无需重复下载。 同时利用并行下载以最大化资源利用率,因此安装速度更快。超级安全。在执行代码之前,Yarn 会通过算法校验每个安装包的完整性。超级可靠。使用详细、简洁的锁文件格式和明确的安装算法,Yarn 能够保证在不同系统上无差异的工作。三、y

  3. 前端环境 本机可切换node多版本 问题源头是node使用的高版本

    前言投降投降 重头再来 重装环境 也就分分钟的事 偏要折腾 这下好了1天了 还没折腾出来问题的源头是node 使用的高版本 方案那就用 本机可切换多版本最终问题是因为nodejs的版本太高,导致的node-sass不兼容问题,我的node是v16.14.0的版本,项目中用了"node-sass": "^4.7.2"版本,无法匹配当前的node版本根据文章的提

  4. nodejs模块学习之connect解析

   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nodejs模块学习之connect解析,小编觉得挺不错的,现在分享给大家,也给大家做个参考。一起跟随小编过来看看吧

  5. nodejs npm package.json中文文档

   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nodejs npm package.json中文文档,本文档中描述的很多行为都受npm-config(7)的影响,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

  6. 详解koa2学习中使用 async 、await、promise解决异步的问题

   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详解koa2学习中使用 async 、await、promise解决异步的问题,小编觉得挺不错的,现在分享给大家,也给大家做个参考。一起跟随小编过来看看吧

  7. Node.js编写爬虫的基本思路及抓取百度图片的实例分享

   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Node.js编写爬虫的基本思路及抓取百度图片的实例分享,其中作者提到了需要特别注意GBK转码的转码问题,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

  8. CentOS 8.2服务器上安装最新版Node.js的方法

   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CentOS 8.2服务器上安装最新版Node.js的方法,本文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,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,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

  9. node.js三个步骤实现一个服务器及Express包使用

   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node.js三个步骤实现一个服务器及Express包使用,文章通过新建一个文件展开全文内容,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,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一下

  10. node下使用UglifyJS压缩合并JS文件的方法

   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篇node下使用UglifyJS压缩合并JS文件的方法,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一起跟随小编过来看看吧

返回
顶部